迅海新闻网

“天翼•互联网+教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更新时间:2023-11-24 15:24点击:

  

  作者:高玉舂 高鹏智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为响应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实施、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对基层乡镇进行“互联网+”知识普及与技术支持服务,由共青团中央与中国电信集团联合开展全国大学生“互联网+教育” 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作为100支互联网+教育宣贯志愿者团队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实践队来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在当地电信分公司的协助下开展“互联网+教育”知识传播和理念推广,宣传普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为城镇中小幼学校提供智慧校园建设咨询服务。

  在决定此次行程之前,实践队队员们和中国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就开展活动的地点进行了协商。“我们在综合考虑了电信公司和教育部门提供的当地学校信息以及我们对于调研活动的要求和期望后,发现友兰中学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教学成就上,都可以作为当地中学教育机构的代表,在那里取得的调研资料会比较典型。”实践队队长董范青说。

  山西兴县友兰中学是在山西省兴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的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设备一流。自办学以来,学校的170余名优秀教师秉承“与真理为友,厉心性如兰”的校训和“为兴县人民培养子弟”的办学宗旨,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学子。

  8月10号下午,在兴县电信分公司业务经理胡芳的带领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麦子实践队来到兴县友兰中学,与校长和师生们就“互联网+教育”进城镇的有关话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对话校长:步履维艰,积极探索,寻求适合师生的信息化教育产品

  


 

  在友兰中学会议室内,校长冯冬生热情地接待了兴县电信分公司的胡芳经理和麦子实践队的成员们。在一个小时的交谈中,针对队员们提出的关于“互联网+教育”进校园的问题,冯校长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解答。

  冯校长说“兴县是落后老区,当地人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目前学校大多数学生的家长还是青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互联网+教育”的了解比较少,而且对于互联网帮助自己孩子的学习这件事还抱有怀疑态度。”据了解,友兰中学为方便教师备课、课堂训练、考试出题等工作,在综合考虑教育资源质量、价格、口碑等因素后,先后购买了包括第二教育网、101网校在内的多种互联网教育产品。但是,受家长的影响,学校方面也只是把互联网教育资源和多媒体之类的教学设备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手段,老师会利用网上的资源备课和出题,在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替代板书。然而,对于教学方式,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学校还是采用应付高考应试的“考+练”模式。不过,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目前最迫切的升学需求。从长远来看,校方也很希望赶上教育信息化的浪潮,让老师学生从中受益。学校通过现在使用一些互联网教育产品,让老师们先熟悉、习惯使用更多的信息化产品。或许,不久的将来学校也会考虑加强教师培训,进而去带动学生对于互联网教育的积极性。不过,学校在积极探索的同时也要优先考虑学生和家长当下的需求,关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一系列事宜还不能作为当下学校工作的重点。

  据悉,学校也曾将优秀教师的授课过程录成视频,然后在全校甚至县区间分享交流,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在吕梁山区里贫困地区学校的老师,大多数上课采用“土方法”,学生也都能接受,但真正录到视频里,老师由于拘束,不能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现出来;其次,现在的教育网站基本都包含着海量的教育资源,各类教学名师的网络课、微课,但却难以在乡镇学校成为主流,主要原因就是这种视频课无法表达出每个老师独有的“秘方”和“气场”,这也成为限制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目前学校使用的“考+练”模式,冯校长及学校都感到无奈与痛心。在现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大环境中,最有效的是“考+练”模式,因此有些老师便搞“一言堂”,整堂课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应试能力强,综合能力弱,这并不是学校希望的,却是大多数学校不得不实施的。然而,从学生的长远角度考虑,学校、老师及学生也都希望能把课改搞成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发展个性,但这就与学校的实际教学方法相矛盾了。所以,友兰中学目前的态度就是不用课改来干扰学生,尤其是现在正在备考的高三学生,但学校仍会不断探索各种可能,争取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于新产品的建议,冯校长说:“这些年接触互联网教育产品的经验和思考提出三点:第一,教育产品一定要根据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需求来开发,新产品最好不要像现在的大多数同类产品一样只注重资源的多和全,而不注重资源的精和。第二,新产品能够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老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深度的培训和练习。第三,企业方面和学校方面关于产品开发的合作问题,我想说学校没有义务为产品开发提供单方面支持。这种合作是有条件的,学校和企业应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最好明码标价,走市场经济的方式”。

  一席谈话,说尽了目前乡镇高中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也让实践队员们对“互联网+教育”进城镇活动在高中方面的机遇和挑战有所认识。

  


 

  对话老师:辩证看待,希望有更多专业老师参与互联网教育

  在冯校长的带领下,麦子实践队来到友兰中学高三老师们的办公室,就“互联网+教育”进城镇咨询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在办公室的一角,教物理的张学文老师正在抓紧利用课间的几分钟备课,对于实践队队员高鹏智的咨询,他表示很愿意配合。张老师说:“作为高三的教师,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的工作都是分秒必争,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来了解新的互联网教育产品。在平时备课和出题时,我会比较多地利用学校购买的几个网站上的课件、视频和试题,不过在上课时还是不会用互联网资源来直接教学。”对于现在教育网站上多、全、但大同小异的各种资源,张老师提出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能将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通过一线教师进行二次创新,使之能更适合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

  


 

  当被问及对于未来可能越来越多地出现的“互联网+教育”产品的看法时,张老师说:“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事物,任何东西都有向好或向坏发展的可能性。要想让互联网教育产品向能使师生受益的方面发展,在我看来,和我所说的二次创新问题一样,需要投入更多的专业教师资源和时间,但这些对于现在的乡镇高中来说是比较难实现的。”

  数学老师康俊杰向队员董范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平时备课和出题时会用到许多教育网站上的资源。网上资源比较多,经过老师的筛选,找出最适合自己学生水平的内容,这已经成为老师和学生比较熟悉的方法了。不过,我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也一般局限于在一两个网站上找题、找课件等,对于更多形式的互联网教育产品,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和需求去了解,老师不会使用,更不用说在教学中教给同学们使用了。”

  


 

  然而,面对“互联网+教育”,高三年级主任文宝玉老师却表现的异常兴奋。作为奋斗在教育战线的一名老人,经历了学校的数次教学改革,文老师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学生。“当学校引进多媒体教学之后,老师们不仅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也使同学们对书本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浅显易懂。”文主任这样说到。

  


 

  友兰中学的老师们对“互联网+教育”及其产品并不排斥,但他们却苦于教学与升学的双重压力,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产品进行创新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好,但是新型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也有优势,在传统与新型教育方式之间,老师们难以做出选择。

  对话学生:面对高考,时间是最紧缺的资源

  “‘天翼•互联网+教育’是什么东西?天翼不是缴话费的吗?”面对实践队员关于“互联网+教育”的问题,一个同学这样说到。利用课间时间,实践队队员们和正在学校参加暑期培训的高三同学们进行了简单交流。他们表示,现在的课业太重,就算有意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也抽不出时间。对于高中生,时间就是分数,每争取一分钟,就向心目中大学迈近一步,所有的学生都在和时间赛跑。

  


 

  据了解,为了给高三学生提供比较安静的环境,友兰中学禁止学生们使用手机和电脑,这也间接阻止了学生们接触互联网教育产品。或许,对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环境中的高中生来说,在内容繁多、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内容也有一定难度。

  然而,在获得高分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下降。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程禁锢了同学们的思想;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束缚了学生们的灵魂。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大学生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最终,走向社会的都是综合能力不强的“畸形儿”。

  教育行业一直是与国家命脉休戚相关的重要行业,但教育作为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每走一步,都需要踩得踏踏实实,丝毫不敢出现一丝纰漏与大意。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教学改革开展的风风火火,互联网教育深入课堂,网络课程建了一茬又一茬,但只要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就会发现,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除了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外,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教育本身的错,只能说是之前的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

 

热门文章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