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海新闻网

当我们谈节奏感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 中国教

更新时间:2023-11-24 15:24点击:

  ——节奏之道:邺架轩·作者面对面活动

  4月29日下午,节奏之道:邺架轩·作者面对面在清华大学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举行。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经管学院EMBA教育中心及高管教育中心、邺架轩阅读体验书店以及华章书院共同主办。

  《战略节奏》的两位作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教授杨斌分别为到场校友解读了追求与环境相协同的“节奏之术”与“节奏之道”,探讨了企业与个人如何在激烈变化的时代里踏准节奏,稳步成长。

  朱恒源教授首先指出中国的战略管理目前遇到了重要挑战。这一挑战实际上是来自于中国商业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

  快速的变化使得战略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的维度——长期性和全局性,越来越难以把握。企业在时间维度上要应对现在和未来,而现在和未来之间是一个线性和指数逻辑交替的过程,在任何市场都如此,从而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此外,企业还要应对来自产品市场、资源市场和股权市场的挑战, 结构性的变化在这三个市场的相互影响,使得企业所面对的变数增多,给企业家带来了挑战。

  朱恒源教授谈到,战略节奏理论的提出就是希望帮助企业家应对这一挑战。在原来静态的世界里头,节奏可能不那么重要,但是越来越动态的商业环境下,节奏感对企业家来说就不可或缺了。企业家可以通过思考如下三个问题,来形成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企业自身的节奏: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在哪儿?这一变化传导到资源市场,会使什么要素短时间供不应求,形成结构洞?资源市场上的结构洞体现在股权市场上,会有什么估值洼地?

  最后,朱恒源教授以成都武侯祠对联的下联作结:“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以此提醒企业家在动态和复杂的环境中要注意市场发展的大势,要顺势而为;但也要学会通过构筑新的结构转换的关键环节去促进市场的结构转变,引领市场的发展。

  杨斌教授指出,《战略节奏》虽然是一本商业书籍,但并不是只可以用来解释某种意义上的商业。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同样有战略节奏的问题。他进一步阐述道,你此刻胜任的岗位,不断的工作产出,与你的潜力激发和能力提升、本领培养之间,就构成两个不同的“市场”(M),再加上他人(组织、贵人、平台)所带来的机遇、投资、造就、跃迁(这可以看作是第三个市场),这三个市场之间同样也存在如何把握、如何协调的战略节奏问题。单一市场的孤立之举,例如即期业绩导向的逞一时之快,可能难有持久的发展。这就要求个人在思考自己的当前与未来、能力与潜力、奋斗与提携时,更有放眼量的节奏思维。

  在提及如何提升节奏感时,杨斌教授指出,节奏感既有其能力的一面,也有其特质的一面。有的人天生就有比较好的节奏感,但更要重视后天通过历练与觉悟所培养出来的节奏感。比如,复盘中,除了考虑打法上能有什么不同以及因此造成的不同的结果外,还要练习思考在什么时机、各种因素之间的配搭如果有所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要练习像钉好一个凳子的四条腿那样,轮着敲敲看看情况而不是一味地一股脑地把一个维度的力气用老用过头。

  最后,杨斌教授谈到,节奏感的“感”字,就意味着高度的情境性,不同人不同时代,行得通的答案各不同且有效。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

  在问答环节中,针对到场校友提及的国企、跨国企业、个人如何把握节奏等问题,杨斌朱恒源两位教授一一给予了解答。

  活动的最后,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向清华大学图书馆赠送《战略节奏》一书。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清媒班校友高燕主持了本次活动。

  据悉,《战略节奏》一书源起于2005年,由赵纯均、陈清泰及蒋黔贵三位老先生所发起的“中国式企业管理 科学基础研究”。这项研究旨在总结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发掘关键的管理因素,探究有代表性的中国领先企业的成功之道。

  本书的两位作者均参与了这项研究。项目结题之后,两位作者仍持续关注中国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的管理实践,从创新、战略和组织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而《战略节奏》一书,正是他们将相关成果进一步提炼成为通用的战略分析框架,并针对企业界的需要进行重新整理和表述的成果。

  可以说,《战略节奏》一书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的后续成果,它根植于中国企业的实践,但提炼的概念、分析框架又不失一般性,可供所有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经营的企业参考。

热门文章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