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海新闻网

高校“柿子节”校外人士强摘柿子 高校开放非单

更新时间:2023-11-25 03:48点击:

  10月15日,河北邯郸学院内的柿子到了成熟之际,有不少校外人士带着工具前往采摘,甚至将树枝折断带走,事情曝光后引起网友关注,网友认为此举无异于明目张胆偷窃,也有网友认为多地高校发生的类似情况会导致高校完全禁止对外开放。

  10月17日,邯郸学院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10月15日校内开展“柿子节”,有许多校外人员带工具甚至推着小推车前来采摘,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今后将加强对柿子树林的管护。

  专家认为高校不具备处罚和执法的权力,对于社会公众的管理十分困难,应引入第三方机构来介入高校开放,有效利用校园公共资源。

  多名校外人士爬树摘柿子

  视频显示,在柿子林里,有人站在梯子上摘柿子,有人直接爬到树上采摘,还有人直接将一大根挂满柿子的树枝折下。摘下的柿子被多名中老年人士装进了袋子、篮子和车里。有学生在旁边大喊“别摘了好吗?”众多采摘者完全不理会。

  事情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校外人士的疯狂采摘行为无异于明目张胆偷窃。也有网友称,正是这种情况才让国内一些大学都装上门禁不再完全开放。

  新京报记者从邯郸学院综合办公室了解到,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柿子节,分院系组织全校的师生采摘。据了解,邯郸学院柿子节已连续举办十余年,学校志愿者会在采摘活动结束后,将柿子送给交警、医护人员、环卫工人、福利院和敬老院等。

  但工作人员也表示,每当柿子成熟之际,附近居民或游客在校园内随意采摘的情况屡见不鲜。

  校方:将加强对不当采摘的监管

  邯郸学院安全工作处一负责人介绍,校内的柿子树有一千余棵,今年的收成应有万斤左右。经核实,网传的视频应为10月15日拍摄,当天恰是针对校内师生举办的柿子节采摘活动,视频中有附近居民,也有部分后勤的清洁职工。

  该工作人员介绍,当日不少附近居民都“装备齐全”,骑电动车甚至推着手推车前来。多名工作人员曾提醒和制止,有人理直气壮回嘴,继续采摘。“里边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爬树很危险的,我们工作人员当时只能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也愿意将多余的柿子免费赠送给他们。”

  该负责人介绍,因不当采摘、折损树枝等对柿子树造成伤害,对学校的绿地造成破坏。目前已对校内后勤不当采摘的清洁职工加强教育,此后也将继续加强对周边居民、游客的劝阻,加强对柿子树林的管护。

  他也提及,日常校园生活中也经常经历类似的事情。学校除柿子树外还有一片竹林,每当到了长笋的季节,附近的老人也经常在夜间趁没人时来挖竹笋。面对这类情况,学校通常也只是劝阻为主。“实在听不进劝阻的,我们可能会选择报警。”

  观点1

  律师:未经允许私采柿子构成盗窃

  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余超介绍,柿子树和树上结的柿子都是学校财物,柿子有市场价值,未经学校同意,私自采摘,构成盗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对于游客、市民破坏高校内油菜花田、樱花树等行为,余律师表示,严重者可能涉及扰乱单位秩序。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应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外,特别针对对于用于科研的植物遭到破坏的情况,余律师介绍,如果明知科研成果而偷盗,鉴定价值达到犯罪标准的,涉嫌盗窃罪。

  观点2

  专家:高校开放并非单方面的事情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这几年大学校园开放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少开放会影响到学校的安全,破坏教学秩序,影响到学生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破坏校园的设施。虽各大高校有相应的校内规章制度,但因并不具备处罚和执法的权力,对于社会公众的管理十分困难。

  如高校拒绝开放,一方面与有关部门的要求相背离,同时也会遭到舆论的质疑。这让不少高校也陷入两难的境地。

  熊丙奇介绍,尽管近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在推进校园开放,但最终落地的开放都十分有限。对高校的开放,也没有进入到一个规范和细化管理的流程。“其实大学的开放并不是大学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由政府、社区和公益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熊丙奇说。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也有较好的管理模式。熊丙奇介绍,上海的凌云社区就由政府出资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把社区里包括华东理工大学在内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和教育设施进行整合、管理,机构会招募志愿者分布到学校场馆进行管理,社区的居民则可办理会员卡进入使用。

  因此他建议,如果能够由属地社区主导,从而建立起合理的第三方机构来介入高校开放,很多学校开放遇到的难点都可以有效处理,也能更好地实现校园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

  ■ 链接

  高校和游客的“矛盾”

  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开放对象、收费标准、安保机制做出规定。但在高校开放校园,甚至变成景区与市民、游客“共享”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川美油菜花被游客破坏

  2016年春天,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盛开的油菜花地里游人众多。不少市民跳进油菜花地照相、攀折树木等,对校园景观造成破坏。川美保卫处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游客在食堂就餐后,也不会将餐盘送到回收处,这给学校安保、保洁等都增加了负担。

  ●武汉大学游客手造“樱花雨”

  2018年3月24日晚,武汉大学樱花大道一男子穿过护栏摇晃樱花树枝,形成“樱花雨”后,其同行人员为之欢呼。后该男子又想去摇晃另一树枝,被周围人员劝阻。武汉大学党政办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赏樱期间的不文明行为,只能劝阻、引导,无权进行处罚。

  ●深圳大学学生毕业作品被毁

  2018年,深圳大学美术系2018届毕业创作在深大美术馆展出,毕业生们把自己花费几个月时间创作的艺术作品在深大美术馆展出,却遭前往参观的游客破坏,导致一些装饰品丢失,部分雕塑和陶艺作品被摔坏、无法复原。

  ●厦门大学涂鸦隧道屡遭破坏

  芙蓉隧道是厦门大学著名的涂鸦隧道,隧道内皆为厦大学子一笔一笔描绘而成。但有很多游客争相前去写字涂抹留念,给绘画原创者和志愿者们带来了很大困扰。2018年4月3日,厦门大学发布微博称,希望游客爱护学子作品,不要在隧道内涂鸦。(记者 康佳)

热门文章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