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03:48点击:
最年轻的80后今年也已经29岁了。29岁的恐慌似乎比30岁还厉害,30岁有种“来都来了”的豁出去的感觉。29岁不一样,许多事情悬而未决,小心翼翼地等着生活抛来的最后一根稻草。
单身姑娘捏紧二字头的尾巴,仿佛一入30就跌落“剩女”深渊;存款不够6位数的人攥着存折感慨“三十难立”;新陈代谢明显减慢,掉头发的速度却嗖嗖加快;连服务人员都开始叫你“哥”和“姐”了,以前听的最多的明明是“帅哥”“美女”。
成年人的日常是夜晚失眠,白天靠咖啡续命。职场上新来的上司比自己还小两岁,感情没着没落,啥爱情不爱情的。买房永远“上不了车”,在朝阳区还租了个背阴的房子。开始研究重大疾病险,存款比脖子上的领带结还紧。每天转发锦鲤,祈求一夜暴富。朋友圈一不小心就刷出个福布斯30under30(30位30岁以下精英)。
对啊,同龄人都成功了,我咋还不行?感慨是不是被人生的大学偷偷开除了学籍。曾经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都考虑生二孩了;上学抄我作业那哥们儿,已经创业C轮了;刚工作就举全家之力买房的前同事,房子赚的钱已经赶上自己10年的薪水了。
王小波说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现代人的29岁生活则是个叮当咣啷一顿爆锤的过程。
我时常好奇,只有85后、90后的30岁危机如此猛烈吗?网上一个个“丧”到家、“佛系”、传播焦虑的“准中年人”感叹,自己怎么还没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那成功人士都是在什么时候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我以前写过,在传记中,你总是能读到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人,怎样最终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书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50页当中,是不会获知他会在第300页时取得的成功。他们并不知道将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伟大。
在完成小说《堂·吉诃德》之前,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一直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经济困难,和死亡擦肩而过,不止一次睡在酒吧后门。遭过枪击、蹲过监狱、当过海盗奴隶,在30岁到40岁之间,终于谋得个正职,却因为违规和管理不善两次遭监禁。
被生活如此踩在脸上,塞万提斯也没放弃写作。在将近60岁的时候,他终于发表了一个关于装模作样骑士的故事,从此进入人生最具创造性且最多产的时期。
还有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名字:雷·克罗克。他年轻时的大部分时间是个纸杯和奶昔搅拌器的推销员。后来在麦当劳兄弟开的汉堡店打工,坚信他们的经营模式能在全球取得成功,于是,接下来的20年,他将麦当劳打造成美国最成功的快餐店。“我是一夜成名。”克罗克曾自我调侃道,“但是30年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夜晚。”
塞万提斯在牢狱的日子,和克罗克日复一日做汉堡的日子,他们的焦虑应该一点不比我们少。
远的不说,再来看看“中小学生的噩梦”鲁迅先生。据统计,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有30多篇,他在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据最大的领土。中文系教科书中普遍认为,现代文学的开端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但很多人不知道,鲁迅是在37岁写的《狂人日记》,开始文学生涯。大家从课文《藤野先生》里得知,他在日本公费留学,25岁时突然弃医从文。
28岁终于回国当了教师,像胡适和徐志摩等人留洋归来都是担任了北大教授,而鲁迅只是杭州、浙江师范学堂的教师。而且鲁迅教的也不是文学或哲学课,而是生理学和化学。30岁的时候,鲁迅写了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文写的,但基本没引起什么反响。如果那时有网络,不知道鲁迅先生会不会成为吐槽生活不易、人间不值得的大V。
31岁到37岁,鲁迅成了当时教育部的一名公务员,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干的都是苦闷的活计。
直到37岁那年4月,鲁迅踩着新文化运动的尾巴,写下《狂人日记》。此时的鲁迅已经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二。
看了这些,不知道你的焦虑会否减轻一些。也许有人会反驳,谁谁谁,少年成才,谁谁谁,在30岁已经赚了多少亿。每个人都梦想成为马云,但他们没有看到稀有成功者最重要的运气、偶然性,以及他们背后的力量。
那些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觉得这辈子完了的年轻人,希望大家能对成功的定义更加多元。
王朔说希望她的女儿快快乐乐过完一生,不要她成功,他最恨这个词,“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们知道吗?”
今天给大家端上一碗鸡汤,但愿能治疗焦虑。不说了,我再去转一条锦鲤。(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