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5 03:48点击:
据广州日报12月7日报道,广东省教育厅公布13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下称《实施办法》),对学生欺凌行为的预防、种类、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其中提到,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属于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近日,记者从广州多所中小学校调查了解到,由于广州大部分学校的校风都比较好,管理也比较严格,打骂他人、捏造事实诽谤、强索财物等情节恶劣的欺凌事件比较少。调查显示,互相喊侮辱性绰号的行为相对普遍,接近7成受访学生表示,曾喊过暴露同学短处的绰号。超过七成受访学生被人起过绰号。而相比被起绰号,少男少女们更害怕被孤立。约65%受访学生表示,如果遭遇欺凌,被孤立对自己的心理影响最大。
调查
近七成中学生喊过同学绰号
日前,记者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一项小样本问卷调查。在回收的129份问卷中,约38%的受访者称给他人起过不雅绰号,62%的受访者表示没给人起过不雅绰号。
但给别人起绰号的少,附和着喊绰号的却不少。有86名受访者称自己喊过同学的绰号,而这些绰号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别人身材、相貌、行为等方面的短处,占比66.67%,只有33.3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喊过。接近73%的受访者表示被人起过绰号,而自己根本不喜欢这些绰号。
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绰号,他们会怎么做呢?29.46%的受访者选择“认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喊;31%会“正面刚”,直接让对方别喊;37.21%选择无声抗议,当没听到,不搭理;仅2.33%会告诉老师或者父母。听到别人喊侮辱性绰号时,23.26%的受访者称“无所谓”;接近40%会生气烦躁;18.6%因为怕被人认为太小气,选择默默地忍受;18.6%选择以牙还牙,也给对方起一个难听的绰号报复。
调查还显示,65.89%的受访者表示“孤立他人”是目前校园里最普遍的欺凌方式,远远超过打骂同学、起侮辱性绰号及其他人身威胁行为。
65.12%的受访者表示,被孤立是对学生群体心理影响最大的欺凌方式,这一比例同样远超其他欺凌方式。
那么,如果看到别人被欺凌,约11%的学生表示,喊绰号之类的,可能会觉得好玩还附和着一起喊;近56%表示,不主动参与欺凌,但也不会阻止;20%会选择站出来制止欺凌者;13%称会向老师报告。
案例
和男生关系好 女生被孤立
有老师表示,学生是否被欺凌,与成绩好坏无关,有些成绩好但“大智若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被欺凌者。某中学老师说,曾经有一个男生,成绩非常好,人也很和气,就是有点愣,看上去“呆萌呆萌”的,结果成了宿舍同学的取乐对象,甚至被要求模仿女明星,摆出各种风骚姿势,而这名男生真的就在众人的笑声中照做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欺凌了。后来这件事被传开了,成为笑谈,渐渐地传到老师耳朵里,由老师出面制止,这名男生才没有被同学继续逗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孤立的情况发生在女生之间更多一些,尤其是一些爱出风头,不太在乎别人目光的女生,因为跟男生关系比较好,更容易被孤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在她教过的学生里,有一名说话嗲嗲的女生,平日里喜欢请教男同学理科问题。男同学解答后,她经常会一脸崇拜地夸赞对方:“哇!你好厉害啊!”久而久之,她和许多男同学关系都挺不错的。这在很多女生眼里是“做作”的表现,于是她成了不受女生欢迎的人。“去食堂的时候,女生们都是结伴而行的,她就经常孤身一人。体检的时候,大家呼朋引伴一起排队,但没人喊她。”这名老师说,这导致这个孩子不喜欢和女孩子相处,不知道会不会对她未来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对策
班主任引导学生互起“雅号” 渐渐取代绰号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下称“省实附中”)学生处副主任张斌介绍,根据新的《实施办法》要求,学校会安排相关主题的班会课和讲座活动,引导孩子们从自己做起,有意识地拒绝校园欺凌。
南武中学高中部德育处老师吴汝繁表示,“对于高中住宿的孩子们来说,相处的时间长,如彼此不包容,就容易发生孤立等情况。为此,学校会定期举行‘十佳’宿舍评选,学生们自行制定宿舍公约,欺凌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执信中学的董燕老师则想出一个小妙招:利用一节课,讲解有关古人起名字的学问,古人十分重视名字,认为“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一名”。她让每位学生为同桌起个字,讲出该字的内涵,并且进行评比与颁奖。学生们纷纷“改头换面”,喜欢用这些字来自称或称呼他人,很多不雅的绰号慢慢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雅号”。
被欺凌者表达不满要有技巧 不要宣泄愤怒
省实附中心理老师袁雅芳表示,面对自己不喜欢的绰号,青春期的学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量,那就直接向对方表达不满。但表达的时候需要技巧,不要宣泄愤怒,而是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对方:“你这样喊我,我很不开心。我不觉得这是玩笑,希望你可尊重我。”
另一种是不好意思直接跟同学说,其实可以求助于班主任或者家长。“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觉得求助于班主任或者父母是一种‘告密’,是自己没有能力的表现。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如果确定自己解决不了,还是要跟成年人沟通。”袁雅芳说。至于被孤立的问题,她表示,一方面需要通过班会课、一对一沟通交流等形式,让同学之间多尊重,另一方面也需要被孤立者反思自身和作出改变,校园欺凌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