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3 14:23点击:
商品社会的人们,把“排名高低代表品质优劣”的普通商品消费观念,转而用到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上。在美国高校学费猛涨、入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家长、学生纷纷寻求客观的、可比较的数据,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教育。
对那些希望从价格上货比三家的家庭,排名的作用与“消费者指南”类似;也许还能让学生和家长从某些知名度不高的大学中,找到匹配的理想高校。而排名也在有意无意间把上千所美国高校分出了三六九等,学生及其家庭似乎能凭借与某某名校扯上关系而自抬身份。
所以,尽管被南加大校长史蒂文·桑普尔(StevenSample)斥为“愚蠢”、“近似于欺骗”,排名仍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茬又一茬学生与家长的要求,填补了无从了解和比较海量高校信息这一真空,所以它们在海外的受重视程度,甚至超过美国国内。不难看到,中国的某些高中或留学中介,把自己的学生被排名第几的美国高校录取,当做成功的代名词、对外宣传的骄傲资本。
专家的质疑、高校的批评、消费者的忧虑,都没能影响“排名”这一新产品的发展和大卖,而且其“钱景”越来越好。受网络的强烈冲击,原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已渐渐从周刊变成半月刊、月刊,出完2010年第12期后,不再出纸质版,全部转为网上杂志。而早已成为它摇钱树的大学排名,仍会继续推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类排名杂志的年度销售量,就已经达到约670万册。想想看,还有哪些完全靠市场自由竞争的出版物,能卖上如此数量?
虽说商业社会的人们,早已习惯研读各类“榜单”,货比三家后再出手消费,从家电到食品,从餐馆到旅行社,无一例外,但挑大学时也依样画葫芦,只怕会越比越晕,不知哪个榜单靠谱。
虽然早在1996年,当时的斯坦福大学校长格哈德·卡斯柏(GerhardCasper)就已写信告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它的“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完全是误导……只是又一个新闻故事,校友、外国媒体和其他人不要把它当真”,但该杂志网站声称,每年8月下旬,各高校领导和全国各地1100万读者,都焦急盼望着其
网站声称,每年8月下旬,各高校领导和全国各地1100万读者,都焦急盼望着其最新榜单的揭晓。
经由这项排名,该杂志已实际成为继标准化考试主办方(大学理事会TheCollegeBoard、考试服务中心ETS和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之后,另一位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推手。跟它们一起分享美国高等教育这棵摇钱树的,还有各种升学咨询、考试辅导、申请代理、培训补习等私人公司。
如今借由互联网新发展起来的通用申请表(CommonApplication),大大简化了申请手续,填一份表格可申请多所大学。这些力量协作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共同把美国高校的升学过程搅浑炒热,鼓励每位学生申请越来越多的大学,以此降低录取率;夸大标准化考试分数的重要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把家长与学生日益加重的忧虑和担心,变成越来越多的钞票,填进他们的欲壑。
处于旋风中心的美国高等院校,虽厌恶排名,清楚其弊端,但除一二所之外(如马里兰州的圣约翰学院),走出那扇敞开大门的,鲜有其他。相反,大家主动或被动地积极参与,心照不宣地磨炼技艺,苦心经营,以求觅得高招,做大做强。于是乎,这场玩家众多的盛大游戏,因此而越发有趣、精彩、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