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海新闻网

为孩子找来“代家长”,上海崇明将增四所义务

更新时间:2023-11-24 15:24点击:

  开学在即,特殊家庭学生的读书问题得到解决了吗?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局经过大调研,在两所学校试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工作,这项举措在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尚属首例,一起来看看崇明区是怎么做的。

  实地走访,寻找试点学校

  崇明区教育局在调研过程中,先后向市教委、崇明区相关委办局、各乡镇分管领导、学校校长、学生家长等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实地走访多所学校,了解师资、硬件等资源配置情况,多次召开座谈会深入讨论,确定了庙镇小学和崇西中学为两所试点学校。

  庙镇小学和崇西中学积极行动,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对学校宿舍楼、食堂、教室、操场、围墙等硬件资源进行摸底,制定设施设备改造方案,并加紧建设,如期完成了设施设备的改造更新工作。

  打破就近入学原则,编制创新课程

  目前,除崇明区以外,全市还没有类似招收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寄宿制学校,这项举措在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尚属首例。

  招生方式上:打破了原有的就近入学原则,让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

  寄宿形式上:小学、初中一体,分学段教学,住宿一体化管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校园安全。

  在新的理念引领下,两所寄宿制学校除了承担以往学校教育担负的部分外,还承担了大量的家庭教育部分,以弥补学生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产生的教育缺失。

  两所学校的寄宿学生除了学习白天的课程外,学校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制新的课程,如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德育课程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例如:庙镇小学针对不同年级的孩子制订不同的生活类课程,从教孩子洗脸、洗脚到穿衣、叠被、内务整理,涵盖学生寄宿生活的方方面面。

  崇西中学将寄宿生课程建设纳入了学校《阳光跑道》系列校本课程的整体建设中。

  寻找学生闪光点,给寄宿生找“代家长”

  两校紧紧围绕“爱、严、细、实”的管理思想,开展对寄宿生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以校长为主管,德育、教学、后勤等多条线协同的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引导每位教职员工真心关爱寄宿学生,做他们的知识老师、生活老师和心灵“父母”。

  在寄宿学校,班主任老师积极捕捉寄宿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消除内心的压抑感和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教师与寄宿生结对,以“代家长”的角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关怀的温暖。

  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寄宿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工作,并在生活上给予父母般的爱护。督促学生按时起床,记录用餐情况,检查宿舍,并指导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的劳动。

  建立寄宿生成长档案

  学校还建立了寄宿生成长档案,做到一人一档,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老师共同参与完成包括谈话、家访、辅导等跟踪学生成长轨迹与记载教师行为组合成的个体档案资料。

  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

  针对寄宿生家庭的特殊情况,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感受其成长环境,并积极宣传学校政策,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崇明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在学校、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下,庙镇小学和崇西中学的寄宿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能很快适应寄宿生活。有的学生改变了孤僻的心态,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并且学业成绩较原来也有很大提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崇明教育为寄宿制办学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开展新一轮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区教育局已选定竖新小学和三烈中学,汲浜小学和大公中学作为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试点学校,相关筹备工作已在紧密进行中,预期2018年9月开办。

  这样的爱心工程,将让更多缺失家庭关爱的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原题为《上海首例!崇明区这所公办学校为这群孩子找来了“代家长”》)

热门文章

官方微信公众号